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节(1 / 2)





  元弘嗣赶紧点头笑道:“这事说来话长,微臣跟唐国公多年姻亲,也是这几日才打听清楚。”

  “他家三郎名为玄霸,与二郎世民乃是双生,因有卜者说过,两人要分开才能养大,故此从小便寄在养别家,到七八岁上才接回。谁知二郎立时又病得死去活来,唐公只得再把三郎送走。听说当时他家三娘不忍弟弟寄人篱下,主动提出要和三郎一同回老宅,由她来照顾起居。两人就此在乡下长大,这两年才回的长安,跟父母兄弟却还是分隔两地。”

  “想来到底是长于乡野,失了教养,这李玄霸才会这般胡作非为。这事也不知唐公是否知情,臣记得他曾说过,他家三郎辨慧,三娘贤淑,如今看来……”

  元弘嗣摇了摇头,没有继续说下去。

  杨广也是沉吟不语。李三郎,李玄霸,若是寻常儿郎,他再胡作非为都不为虑;可这位李三郎的身后是树大根深的李家,是熟知宫廷的李渊,他若为恶,自然贻害无穷。难怪上天的警示,就是从这位李三郎开始的……

  在屋里来回走了几步,杨广心里已有了决断。

  这李三郎,断然再不能留,李渊最好也能一并拿下。问题是,马上就要再征高丽,朝堂上不好横生波澜,梦中之事又不能拿上明面为证,怎么才能顺理成章地绝了这后患呢?尤其是,李三郎年纪还小,无官无职,还远在长安……

  看着脸色越来越阴冷的皇帝,元弘嗣不由暗暗心惊,也暗暗庆幸。

  他知道,陛下先前对自己的那点疑心,此时大概都转到了李渊一家的头上。但这样还不够,还远远不够。陛下性情反复,疑心又重,自己和李渊毕竟是姻亲,今日就算能过关,他日陛下想起,未必不会……

  他必须得再做点什么,才能让陛下真正放心。

  他走上一步,拱手低声道:“陛下若想瞧瞧那李三郎,眼下倒是巧了。臣听闻唐公正筹备嫁女娶媳,李三郎要送姊姊来洛阳出嫁,这两日就该到了。若陛下不方便,也可以把事情交给微臣,微臣绝不敢辜负陛下的信任。”

  杨广心里一动,索性挑起了眉头,“若是我不想见他,永远都不想见到呢?”

  元弘嗣心里发颤,身子却弯得更低更稳了:“微臣愚钝,只知君命即天命,陛下不想见到的人,自然天地不容!微臣不敢因私谊而违天命,愿为陛下分忧……”

  窗外一阵北风刮过,松枝窗纸顿时瑟瑟作响,将屋里的说话声都掩盖了下去。

  天就要亮了,风却丝毫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——在这个冬天接下来的日子里,它大概会刮得更加凶猛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终于在12点前弄好了,天知道这些年我卡文卡成啥样了……

  好在劳动妇女节告诉我,我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!

  提醒下,李玄霸就是李元霸,传说中的隋唐第一条好汉,武器是八百斤俩大锤的那位……希望他能给大家带来惊喜,下一章,他会和女主三娘同志一起正式登场(但愿我能按时码出来)

  最快隔日更哈,表催……

  第3章 久别重逢

  “阿姊,咱们马上就要进洛阳城了!”

  晌午前后,正是洛阳定鼎门最热闹的时辰,等候进城的车马骆驼排出老远,各种声调的说笑吵嚷混作一团;就在这样的一片嘈杂中,少年人带笑的声音也就显得格外的清朗。

  不远处的商队里,几个年轻女子原本就不时往这边张望,听到这一声,更是互相咬着耳朵吃吃地笑了起来:

  “小郎君生得好看不说,声音也好听得紧呢!”

  她们的口中的这位小郎君看去也就十五六岁年纪,身材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单薄,一张面孔却当真生得俊秀,肤白如玉,长眉凤眼,骑着一匹雪白骏马,马鞍上还挂着一支小小的弹弓,站在风尘仆仆的人群当中,愈发有如明珠美玉一般。

  大约听到了女郎们的议论,他转头往这边瞧了一眼。几个商队女郎顿时忍不住对他抛起了媚眼——这般斯文秀致的少年,一逗便会脸红,最是有趣不过了!

  谁知少年吃这一逗,却不但没有面露窘迫,反而也冲着她们笑了起来,细长的眸子里光芒流转。女郎们纵然见惯风流阵仗,被这小小少年含笑一瞥,竟是不由自主地都呆了一下。几个人随即便爆发出了一阵更大的笑声。

  少年也不在意,依旧转头冲着身边那辆马车的车窗里兴致勃勃道:“阿姊,这洛阳的城楼真真是越看越气派,比咱们长安的强!”

  人群里一个老者应声答道:“可不是气派!这城楼上的梁柱,那都是从江南运过来的,最大的那几根,放在木板拖车上,光拉车就要用到两千号人,后头还得有几百人专门背着拖车的铁轮。几千里地,几千号人,就这么一步一步地拖到了洛阳,能不气派么!”

  这话一说,人群顿时议论纷纷,有人惊叹,有人追问,也有人暗暗皱眉。少年更是眼睛都亮了,仰头看了好几眼,转头就问车里:“阿姊你见过吗,这城楼上的那几根大柱子,要两千人才拖得动呢!”

  然而马车里却并没有传出回答的声音。那幅深紫色的车帘始终是静静地垂在那里,仿佛这外头的议论惊叹、巨柱雕梁,都丝毫打动不了车内的人。

  少年似乎早已习惯,就算车里人没有回应,也一路兴兴头头地说了下去。一直关注着他的商队女郎里,有人忍不住纳闷起来:“那车里是什么人,架子倒大!”

  旁边的领队 “嗤”地一声笑了:“敢情你们瞧了这许久,就瞧见了那小郎君的脸?也不瞧瞧人家马车的规制,车头的纹饰,还有后头的那一溜挂着红绸的毡车,那车里的,可是陇西李家的贵女,是要嫁到洛阳做新妇的!这样的金贵人儿,自然是一面不露,一声不出的,怎么端庄矜持都不为过,能和你们这帮浪驴一般?”

  几个浪驴面面相觑,转头再瞧着那套着两匹西域骏马的深色马车,顿时便有些肃然起敬了——她们虽不懂什么规制什么纹饰,但陇西李家总是知道的,原来车里是李家的小娘子,真不知该是如何金尊玉贵、端庄矜持的好模样儿……

  她们自然没有看见,此时的马车里,那位尊贵的李家娘子,的确是在一脸严肃、一语不发地……揪着自己的头发。

  马车外,三郎李玄霸已从洛阳城门说到了城里的家,“家里一定也比长安老宅气派!”听到这“家”字,她手上不自觉地用了用力,绕在指头上的长发顿时“崩”地一声又断了两根。

  一边的婢女脸都绿了:这么下去,到了成亲的时候,娘子该不会秃了吧?

  想到这可怕的后果,她忍不住开口劝道:“娘子,就算奴婢求您了,您可别再跟自个人为难!这眼见就要进洛阳了,那事您就算不提,又还能瞒多久?”

  是啊,自己还能瞒多久?三娘李凌云颓然放开了手里的发辫。

  车窗外,玄霸依然笑得兴高采烈。看着这样的笑脸,李凌云只觉得一阵憋闷:这几年里,三郎何曾笑得这么开心过?正因如何,这一路上她几次想说都说不出口。可洛阳城就在眼前,自己总不能让三郎这么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,然后才从别人嘴里知道知道吧?那样的话……

  李凌云长身而起,伸手拉开了车帘:“三郎,进来!”

  她这一露面,一出声,几位商队女郎立刻都看了过来:咦,这位娘子看去也不怎么富贵嘛!头发上身上,那什么珍珠玛瑙猫眼的,一样都没有!至于容貌,跟小郎君倒有六七分相似,白白净净的,但不知怎地,看去还不如小郎君可人……而且,说好的端庄矜持呢?说好的一面不露一声不出呢?她怎么就自个儿撩帘子叫人上车了?

  三郎玄霸却是听惯阿姊吩咐的,二话不说跳下马来。他正要抬腿登上马车,人群外突然有人大声叫道:“阿姊,三郎!”

  两人转头一看,就见人群外一位少年正站在马镫上朝这边用力挥手,眉飞色舞,笑容灿烂,正是二郎李世民。

  几个商队女郎顿时又“哗”地一声——世民也是十五六岁年纪,也是一般的细长眉目,虽然皮肤比玄霸要黑上不少,不如弟弟那般俊秀,但配着笑着露出的雪白牙齿,却显得英气勃勃,灿如朝阳,自是另一番的好看。

  就在众人的注目议论之中,世民已轻轻松松地骑马穿过人群,来到了马车边上。他先是笑嘻嘻地先向三娘行了一礼:“阿姊越发有气度了!”回头又给三郎肩上捶了一下:“回头咱们下马好好比比,看如今谁长得高些。”

  他们自打七八年前分开,这些年来极少见面,上一回还是三年之前,但大概到底是一母同胞,时常牵挂,这一见面一说话,顿时又让人觉得,这么些年,三人仿佛从未分开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