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76节(1 / 2)





  可偏偏苏明若就是在冬天还未完全离开的时候发动了进攻,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猛攻,半点情面不留!

  于是在谢容收到五皇子送上的晋国春耕完美结束,并没有因为抽调了大量青壮进行战争而耽误春耕的奏折的时候,同时送上的还有苏明若斩杀徐怀的战报。

  谢容看着战报上书写的始末不由笑道:“她还是一贯的出人意料,不过这样也很好。”

  一旁在葛承英离开后接替入南阁的苏敬言道:“她从小就爱胡闹,这性子怕是难改了。”

  “这怎么能叫胡闹呢,”谢容把战报递给苏敬言:“你也看看。”

  苏敬言瞧着前头说的事情都挺正常,直到最后,苏明若竟然简笔画了个自己干掉徐怀之后新近占领的城池,道:“容儿,我的聘礼更丰厚啦!”

  苏敬言:“……”

  他不由抬头看向谢容,就见对方眉眼含笑,似乎是很开心的样子。

  ……所以你到底是笑打胜仗了还是笑明若又给你赚了笔聘礼?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 我觉得再断更下去,今年就写不完了……所以接下来会正常更新啦如果我做不到,你们就拿这句话把我头打飞_(:3∠)_

  第134章 第 134 章

  晋国在前线的表现精彩, 受益的却不仅仅是晋国。

  龙脊山的战线与燕梁的战场相互呼应, 当龙脊山出现重大变故的时候,燕国抓到了一个最好的机会。

  要说起来, 此时的燕国是非常喜欢晋国的。

  不为其他。

  苏穆的目标太大, 太吸引人,至少在表面上来看,梁国一定更想要击败苏穆。

  只要苏穆败了, 谁都得掂量一下吧?

  结果苏穆年纪是不小了, 可偏偏还挺活力,居然硬生生把梁国继罗宁之后的两大军事支柱全部坑在了手里。

  这下燕国开心啦!

  没了邓灵彰和范玉泉,梁帝整日内心惶惶,非常害怕第二天一觉睡醒燕国与晋国的军队就兵临雍城了。

  就在梁国被这巨大的变故打击到懵逼的时候, 燕国抓住机会在梁国身上狠狠地咬下一块肉来。

  两天之内将战线推进了四百多里, 这几乎就是一路骑马狂奔的状态了。

  一般来说, 如此快速的推进,就算骑兵还有力气, 步兵也不行, 何况是带有粮草辎重的后勤部队了,这显然会将整个队伍拉散。

  作为自家主场, 此时正是梁国反击的最好时机。

  轻敌冒进这个词几乎就是为了此时的燕国量身定做的。

  可令人惊讶的是, 直到苏明若斩杀徐怀的战报送到谢容的桌子上, 梁国也没能组织起像样的反击。

  不过他们倒是组织起了另外一件事情。

  求和。

  是的,这回梁帝是真的要求和了。

  在梁帝的心中,邓灵彰和范玉泉已经是两个死人, 哪怕朝中武官们不断要求前去救援,梁帝都充耳不闻。

  他觉得这是救不回来的。

  除非罗宁复生,否则梁国哪里还有能够抗衡苏穆的人物呢。

  苏穆这次的行动看起来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计谋,但这其中需要调动协调的人员何止数十万,大到总体的战略布局,小到一支数十人的小队伍什么时候该出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,这一切都容不得丝毫错误。

  由于战场混乱,消息传递也变得困难,在这种时候还能调动几十万人,做出如此精密且分毫不差的安排,让邓灵彰和范玉泉两人几乎无法发现任何不对劲,连一点怀疑都没有,就那么一头栽了进去。

  梁帝觉得,就连老天爷都是帮着晋国的,否则怎么就让苏穆生在了晋国呢?

  梁国好不容易有个罗宁,却还早早的死掉了。

  果然是上天不公。

  但这会儿埋怨老天爷没啥用,梁帝盘算了一下觉得自己想要打赢是肯定不可能了,甚至继续打下去就是个亡国的下场。

  停战。

  必须停战!

  于是就在燕国拓地四百余里的消息传到雍城的当天,雍城派出了两支庞大的外交队伍。

  一支去往燕国平京,一支去往晋国中都。

  等这支队伍跨越纷乱的战线和遥远的路途终于到达中都的时候,已经二十多天过去了。

  来中都的还是晋国人熟悉的面孔方应。

  这二十多天已经是方应日夜兼程,尽全力赶路的结果了。

  战争一旦打起来,很多原本便捷的路线就都不能走,比如龙望江,很多渡口全部被前线军队征用,旁人要用,要么绕远路去下一个渡口,要么就只能排队等,运气不好的话,排个七八天甚至十来天都是有可能的。

  好在方应不走大型货物,倒是勉勉强强过了河。

  方应到达中都的时候,发现和已经全城戒严的雍城比起来,中都的气氛还算缓和,几乎感受不到太多战争的氛围,尤其对于城中百姓来说,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。